5月4日,在“雪龙2”号甲板上,青年考察队员们进行了合影留念。这一幕,由新华社记者黄韬铭先生用镜头捕捉。
赓续薪火、逐梦青春——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时,全国各地纷纷举办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的团课、庄严的入团仪式以及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旨在激发广大青年的热情,鼓励他们将个人的“青春梦”与国家的“中国梦”紧密结合,继续发扬五四精神,勇敢地承担起新时代的使命,共同谱写新时代的青春赞歌。
薪火传承 笃行有担当
63名新团员在广州设立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内庄严宣誓,郑重承诺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在4月29日这一天,光荣地成为其中的一员。
王相力,这位年仅17岁的团员,在此地庄严宣誓加入团组织,心中充满了感慨。穿越百余年时光的间隔,他仿佛与先辈们心灵相通,产生共鸣。“胸前佩戴着神圣的团徽,它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5月4日,伶仃洋上,深中通道车水马龙。
在这项全球瞩目的巨型工程背后,活跃着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团委书记陈远等众多青年才俊的身影,他们勇往直前中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有哪些,攻克重重难关,不断攀登行业巅峰。
面对全球性的重大挑战,那些艰巨、紧急、危险和繁重的任务催促我们不断进步,浓厚的爱国情怀驱使我们勇攀高峰、奋力前行。陈远如此表达。
辽宁省举办了青春读书会,福建省策划了“五四主题车厢快闪”活动,湖北省则举行了五四主题分享会……近日,众多青年朋友们纷纷投身于阅读、诗歌吟诵、合唱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共同传递着青春的正能量。
4月30日,在福州开往泉州的G1609次列车中,由福州共青团与中国铁路南昌局共同举办的“五四主题车厢快闪”活动,吸引了众多旅客的目光。
龚成文,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的学生,手持吉他,现场弹唱,歌声与旅客互动,营造出热烈的氛围,令他内心激动不已。他感慨万分,从车厢中的感动到工作岗位上的拼搏,身为一名大学生,他深刻认识到,每个人都应成为五四精神的传承者,努力成为新时代青年的一面旗帜。龚成文如此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青春闪耀 奋斗正当时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
华中科技大学举办了“青春建支点 奋斗正当时”的2025年湖北共青团五四主题活动。此次活动不久前刚刚落幕。南极科考队员、文博工作者以及新农人等各领域的青年代表们,纷纷登台,向全省的青年们讲述了自己的奋斗经历。
在聆听完众人的交流后,湖北省钟祥市的茂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田予爱不禁感慨万分,她说:“这根接力棒已传递至我们手中,时代在期待中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有哪些,我们应当为打造更加美丽的乡村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当前正是黄鳝幼苗繁殖的关键时期。位于湖北省仙桃市剅河镇的祥宇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树正蹲在田埂上,专注地审视着网箱内的黄鳝,“瞧,这些鳝苗游动得非常活泼,看起来状态极佳,预计今年的产量一定会很高。”他如此评价道。
陈树,年方三十三,昔日企业掌舵人,六载前毅然辞去职务,回归故里,投身创业。他深耕乡土,致力于稻虾共作与黄鳝混养技术的研究。现今,他不仅成功打造了稻鳝虾养殖基地,还引领超过五百户农民走上创业之路,使得每户年均收入增长超过一万元。
陈树指出,养殖鳝鱼需要流动的水源,同样,农业的发展亦需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他认为,对于“90后”的新一代农民而言,农业的发展将更加依赖于科技的助力。
身着工作服,脚蹬橡胶靴,手持焊接工具,这是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焊接与腐蚀研究所副所长胡奉雅日常工作的写照。近期,她与团队致力于深海焊接材料的研发工作,为某深海装备的制造提供技术支持。
胡奉雅在历经改造焊接平台装备、探索新材料的艰辛努力后,当实验室传来了胜利的喜讯,她终于卸下了心头重担。自她开始研发钛钢复合板材料以来,已经过去了超过1000个日夜。
以钢铁作为“布料”,焊枪充当“针”,焊接技艺成为“线”,将更多的钢铁“编织”进国家的重要设施和巨型工程项目之中,胡奉雅表示:“我们应以青春之我,肩负起塑造大国重器‘钢铁骨架’的重任。”
将琐碎之事视作重大任务,脚踏实地,每迈出一步都坚实有力,当代青年正身处辽阔的舞台,磨砺着青春奋斗的根基。
我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成飞车间里,飞机铆装钳工的顶尖技师冯攀龙正忙碌于零件的铆接工作。他强调道:“这些是航空装备中至关重要的部件,尽管外观看似平凡,但对其精度的要求极高,绝不允许有任何疏忽。”
经过成千上万次的打磨、多年如一日的刻苦训练,他带领团队成功完成了包括技术革新在内的16项课题……这位年轻的“90后”技术能手,凭借不懈努力,今年荣获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挺膺向前 逐梦向未来
在时间的长河与空间的坐标中,每一代青年都交出了自己独特的答案;随着时代潮流的滚滚向前,每个勇敢的逐梦者乘风破浪,展现着属于他们的时代风采。
当青春奔向广阔基层——
在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正热烈展开,青年大学生作为关键力量,凭借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投身于乡村治理、产业升级、文旅融合以及民生改善等多个方面。身为青年突击队的一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博士生姜朋,率领团队深入乡村,于山区举办了多场公益性质的免费医疗咨询活动,致力于满足基层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我深切感受到,将个人的抱负与国家的整体发展紧密结合,为整个社会以及身边的人切实解决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当青春遇见文化传承——
以茉莉花,福州市的市花,为创作源泉的“海丝茉莉”茶盏;以宋代福州地区状元文化为底蕴的“状元壶”……青年工匠曹诗礼借助陶瓷文化创意,献上了对五四精神的敬意。
曹诗礼历经多年风尘仆仆,跋涉山川寻访古窑遗址,潜心研究,不断试验和调整配方,以及烧制工艺,他立誓要让这项古老的技艺重获新生,同时,他更期望能够吸引更多的青年加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行列。
当青春奔赴星辰大海——
在我国海南文昌设立的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地带,33岁的氮气供应库区域供气操作人员陈恩伟,舍弃了休假时光,毅然决然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在液氮罐错综复杂的管路中弯腰穿梭,经过一整天的工作,那件时而湿透又风干的工装上,已经凝结了厚重的盐霜。陈恩伟抹去额头上滚落的汗珠,语气坚定地说:“在航天人的词典中,‘差不多’这个词汇是不存在的。唯有对‘精确’的极致追求,才能为航天事业打下坚实的安全基础。”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不久前,两位来自“90后”的宇航员宋令东和王浩泽圆满完成了他们的太空探险,胜利归来。
胸怀壮志、肩负重任,无论是浩瀚的宇宙星辰,还是广袤的山川田野,亦或是繁华的城市基层,他们所拥有的未来才刚刚拉开序幕。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 新华社记者)
(解放军报·中国军号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