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乡土情结(节选)阅读答案解析,带你走进乡土情怀世界

发布时间:2025-06-28 23:10|栏目: 通知公告 |浏览次数:

逢年过节,谁人又能不被勾起那浓浓的思乡之情?这股情丝,跨越时空,深入骨髓,总是萦绕心头。

童年烙印

每个人在人生的起点——童年,就深受乡土影响。出生之时,最早看见的家乡山水草木,都化入童年记忆,成了难以割舍的部分。小孩子们那时懵懂无知,祖祖辈辈生活的那片土地,悲欢离合的家庭,都如种子般种在小小的心坎里。像我小时候,家旁的那片油菜花田地,一到春天满是金黄,是我最快乐的游玩之处,如今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

乡土给予童年的烙印太深了,它好似春蚕作茧,即使长大后历经千辛万苦去探索未知,前途不确定,可童年记忆就像茧,紧紧包裹着、深埋在心里。无论走到何方,听到熟悉的乡音、看到相似的草木景象,记忆就会一拥而上,让人难以忘怀这份童年的纯真快乐。

离乡闯荡

人,大多是不安分的。年少气盛的时候,为了理想、荣誉和事业,许多人横下心、咬咬牙、扬起手,告别那恋恋不舍的家乡。有的是带着浪漫气息,像一位年轻画家,怀揣着对艺术殿堂的向往,远赴大城市深造;也有的是迫于生计,一些童男童女为了最低生存要求,被含着泪的父母打发出门,四处为家。

踏上离乡的路大学乡土情结 阅读答案,充满不确定。许多人成了“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都如竹篮打水。我的一个远房表哥年轻时意气风发地去南方打工,可多年过去,历经坎坷,财富和事业都没取得太大成就,再回首,只留下满心的疲惫和思乡的愁绪。

安土重迁传统

童年烙印_乡土情结_大学乡土情结 阅读答案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安土重迁的传统。可近百余年,世事弄人,很多人还是不得不离开家乡,甚至漂洋过海,到异国谋生。出国华工多达千万,足迹遍布世界。就拿美国南北战争后来说,黑奴解放了,我们黄皮肤的同胞因刻苦、耐劳、廉价,成了后续劳动力,哪里管什么人权,就是为了活下去。 可就算在国外,他们依旧“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内心总怀着桑梓之情。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离不开那些含辛茹苦、心怀故土的华侨支持。

异乡漂泊境遇

人一旦离开乡土,就如同离了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四处飘散的蒲公英。像那些在大城市里独自打拼的年轻人,租房搬家是常态,工作朝不保夕,没有固定交际圈子的慰藉,孤独无依。白天忙碌工作时还能暂时忘却,夜晚一个人回到冷清的出租房,在床的角落默默失眠,思念的种子就在心底疯长起来,对故乡的眷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乡土情终难改

虽如今科学让天涯变比邻,东西文化的交融让心灵相通,地球似乎变小了,但对故乡那“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的乡土之恋永远不会消失。这就像一条无形的线,牢牢牵连每一个身处异乡的游子。我一位在国外生活数十年的老邻居,虽然生活在繁华都市,过得衣食无忧,但依旧保留着过年吃饺子、过中秋赏月等习俗大学乡土情结 阅读答案,家乡的风俗习惯已深入他的每一个生活细节,难以改变。

大义舍乡之美

为了国家建设和发展,很多人要忍痛离开家乡,比如三峡移民。北方水荒需要缓解,他们响应号召背井离乡,内心满是对故土的不舍,却义无反顾割舍乡土情结。这种义举,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无私和对国家深深的爱。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关键时刻能舍小家为大家。

我们在享受国家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这份安稳背后,是多少人背井离乡的付出?希望大家评论留言分享看法,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文章!

Copyright © 2019 石家庄市神兴小学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电话:0311-86572038 地址:石家庄市东岗路132号 备案号:冀ICP备2022011315号-1
网站地图